
关于俄乌冲突,最近围绕一款远程导弹又起了新的风波。那就是射程能达到1600公里的“战斧”巡航导弹。
现在,乌克兰、俄罗斯和美国,这三方都因为这枚导弹的归属而紧张得不行。说到底,“战斧”最终会不会进乌克兰,还得看美国总统特朗普怎么拍板。
乌克兰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没法对俄罗斯进行有力的远程反击。手上的“海马斯”火箭炮威力不错,但射程太短,打不进俄罗斯本土。
“风暴之影”导弹虽然能打得远一些,可惜数量太少,根本不够用。无人机偶尔能越境给俄罗斯添点乱,但真要指望这些玩意改变战场局势,还是够呛。
反观俄罗斯,每到冬天就拿乌克兰的电力、供暖动手,去年冬天乌克兰不少城市停电停水,老百姓苦得没法过,很多人只能靠蜡烛和柴火熬夜取暖。
泽连斯基政府心里这口气憋了很久了,他们特别想要一种能够打到俄罗斯腹地的重武器,最好能让对方也感受一下什么叫被“定点打击”的滋味。
偏偏“战斧”导弹刚好能满足乌克兰的想法。
它的射程可以覆盖俄罗斯西部甚至更深的后方,这样一来,俄方的铁路补给线、油库、指挥中心,甚至像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样的城市都在威胁范围里。
对于乌克兰来说,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需求,更是士气和谈判桌上的底气。有了“战斧”,他们才敢和俄罗斯叫板。
11月初,泽连斯基直接在公开场合透露,现在为了搞定“战斧”,乌克兰分成两路同时推进。一方面和美国政府以及特朗普团队谈,另一方面则直接找“战斧”的制造商拉拢关系。
制造商那边也很干脆:只要美国政府点头,随时可以供货。乌克兰驻美大使更是证实,这事双方谈得很密。
五角大楼也早发话了,说就算把“战斧”给乌克兰,也不会影响美国自己的库存,意思就是美国手里还有不少货。
按理说,现在一切都准备得挺妥当了,唯一的障碍就是美国国内政治。这种高杀伤力武器一旦交给乌克兰,万一他们随意用,打到俄罗斯大城市,事情就有可能失控。
美俄关系一直很微妙,真要闹大了,美国自己也得跟着下场。
特朗普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一直飘忽不定。
他一会儿说美国不能再无底线地帮乌克兰,让欧洲多出钱多出力,还抱怨美国在援乌问题上成了“冤大头”;但转脸又说美国有足够多的“战斧”,可以考虑提供。
前后不一的表态让乌克兰也摸不着头脑,欧洲盟友同样一头雾水。
其实,特朗普的顾虑也不是没道理。据说普京曾经向他传过话,说“战斧”本事虽大,但真打进俄罗斯腹地,特别是大城市,那美俄关系就不只是冷战那么简单了。
这种直接的警告,特朗普多多少少得掂量掂量。
别看欧洲现在表面很积极,背后其实也有很多纠结。美国五角大楼说没问题,欧洲一些国家就觉得美国再没理由拒绝提供武器了。
这对欧洲来说算是好消息,可问题又来了:特朗普曾经放话,只有欧洲出几万兵去乌克兰,美国才考虑给出“战略支持”。
这下欧洲各国都傻了,让他们直接参战,谁都不敢拍胸脯答应,毕竟这风险太大。现在欧洲的主流想法是,能提供点钱和物资可以,但真要让他们派兵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美国在决定援乌力度时,也得顾及欧洲的态度。
绕来绕去,最终绕不开的还是这枚“战斧”的去留。对乌克兰来说,拿到“战斧”就等于手里有了“撒手锏”,能正面对抗俄罗斯,甚至在战场上扭转颓势。
如果拿不到,他们还得靠无人机和短程武器“蚊子咬人”,很难真正威慑俄罗斯。
对俄罗斯而言,“战斧”如果到了乌克兰手里,俄本土就得时时提防被袭击,肯定会升级反击,甚至可能对乌克兰展开更猛烈的报复。
美国这边,怎么选都牵一发动全身。既要让盟友看到自己的领导力,继续拉住欧洲和乌克兰,还不能让俄美矛盾失控到直接对抗的地步。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。
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盯着特朗普。就看他会不会点头让“战斧”进乌克兰。这不仅会左右俄乌战局,甚至可能影响将来整个世界的地缘格局。未来怎么走,或许就悬在他的一句话上。
可靠配资网,756金融网,我要配资网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