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元节,俗称“鬼节”、“盂兰盆节”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。
人们通过祭祀祖先、缅怀逝者,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与敬意,也寄托对平安、健康的美好祝愿。
中元节,念亲恩,怀故人。六首诗词,愿天上人间,岁岁常安,思念常伴。
图片
【1】最悠然的中元节
醉和颜美中元夕绝句
宋·赵釴(yì)夫
年年人月喜团圆,好在诗边又酒边。
莫道玄真只渔钓,也随世俗夜无眠。
赵釴夫笔下的中元节,有诗有酒有圆月,充满闲适与温馨。
每年到了这个时节,人们都欢喜地盼望着团圆。最令人惬意的事情,是赏月饮酒,吟诗作对,其乐融融,尽情享受闲暇的时光。
不要以为我不问世事,只会像唐代的张志和那样,隐居独自垂钓。其实,我也和普通人一样,在热闹的氛围中难以入眠,和大家一起彻夜狂欢。
这首诗笔调轻松幽默,描绘了中元节夜晚的欢乐氛围,又透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。
图片
【2】最温婉的中元节
中元夜
唐·李郢
江南水寺中元夜,金粟栏边见月娥。
红烛影回仙态近,翠鬟光动看人多。
香飘彩殿凝兰麝,露绕轻衣杂绮罗。
湘水夜空巫峡远,不知归路欲如何。
皎洁的明月洒下清冷的光辉,江南水乡的寺庙里灯火通明。站在精美的栏杆旁,看到像嫦娥一般美丽的女子。
红烛摇曳,光影闪烁,人们身着盛装,发髻上饰品流光溢彩,吸引了众多游人的目光。
大殿中香气缭绕,夜深露重,沾湿了游人轻薄的绫罗衣衫。
湘水在夜色中缓缓流淌,巫峡却远在天边,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踏上归途,心中充满迷茫惆怅。
夜色漫过古寺,让中元节的风,捎去心底的思念,那些点亮我们生命的人,早已化作繁星,指引我们前行的每一步。
图片
【3】最童趣的中元节
长安杂兴效竹枝体
清·庞垲
万树凉生霜气清,中元月上九衢明。
小儿竞把清荷叶,万点银花散火城。
初秋的长安城,凉意渐浓,万树生霜,空气中弥漫着清冽的气息。
明月高悬城头,月色清朗,洒遍长安城的每一条街道,将整座城照得通明。
孩子们结伴拿着荷叶灯,在街巷间,追逐着,嬉笑着,点点光影摇曳,像是无数的银花,在城中绽放。
这首诗描绘了中元节之夜,儿童玩耍的欢乐场景,充满生活气息,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。
逝者已矣,生者如斯。在这烟火人间,让生命因爱而更有温度,便是对离去之人最好的缅怀。
图片
【4】最深思的中元节
中元
元·仇远
初秋当望夜,平楚带斜曛。
暑气能昏月,砧声不隔云。
华灯浮白水,老衲诵冥文。
漫说中元节,儒书惜未闻。
望夜,指农历十五之夜。
初秋的满月之夜即将来临,远处的丛林,还沐浴在夕阳柔和的余晖中。
虽已入秋,但残留的暑气使得月亮显得模糊不清。捣衣的声音隔着云层,依然清晰可闻。
水面上漂浮着一盏盏祭祀的荷灯,灯影摇曳,星星点点,庙里的老和尚低声诵读着冥文。
要说中元节的来历,翻遍儒家经典,却找不到关于这个节日的记载。
放河灯是中元节的习俗之一。将灯做成莲花状,里面点燃蜡烛或油灯,夜幕降临时,将灯轻轻放入河流,任其随波逐流,以祭奠逝者,祈福消灾。
一盏河灯,寄万般深情。中元节,愿天上人间共此时,让思念化作星光,照亮彼此的心房。
图片
【5】最感慨的中元节
新凉感兴
宋·杨万里
初退生衣进熟衣,新凉只与睡相宜。
草争人迹微疏处,荷怯秋风欲动时。
又是一年将过眼,如何两鬓不成丝。
中元节后新来懒,草册才抄第二诗。
刚刚换下轻薄透气的夏衣,换上稍微厚一点的衣服,初秋的天气凉爽宜人,正好适合睡个懒觉。
在行人渐少的小径上,野草肆意生长、蔓延,扩张领地。池塘里的荷花像是觉察到秋风将至,流露出畏惧、怯懦的姿态。
一年的时光,眼看着就要在眼前逝去,而自己的两鬓也在不知不觉中添了白发,令人无奈与叹息。
中元节后,整个人愈发变得慵懒,手边的本子上,才抄写到第二首诗。
图片
【6】最深情的中元节
中元节过长寿庵感怀
明·李之世
捣衣惊此月,乡梦起秋砧。
况值盂兰节,谁无寸草心。
金钱资佛曾,香钵趁禅林。
复想家堂荐,遥遥泪满襟。
中元节这天,诗人路过长寿庵,看着僧人做法事,不禁想起逝去的亲人。
夜晚,阵阵捣衣声,惊动了天边的明月,也勾起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更何况恰逢盂兰盆节,世间有谁不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呢?
人们纷纷向寺庙布施钱财,捧着香钵,顺应着中元节的习俗,在寺院里参与法事。
不由得想起家中祭祀的场景,而我只能遥寄哀思,不知不觉间,泪水浸湿了衣襟。
中元节,愿逝者安,生者健,岁月静好,温情长存,岁岁皆安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可靠配资网,756金融网,我要配资网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