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所周知,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建立了25年。它的主要功能是减轻职工在住房领域的支出压力。比如,可用于购房、装修及偿还房贷。而根据住建部发布的《2024年全国住房公积金运行报告》显示,全国公积金累计结余已突破7.8万亿元,但年度提取率仅为28.6%。这意味着超过70%的公积金资金长期闲置,使用效率非常低下。
实际上,在住房公积金制度下,职工利用率较低也是有原因的。举个例子,35岁的程序员杨亮在深圳工作8年,累计公积金余额已经超过15万元,但由于深圳房价太高,就只能搁置购房计划。此外,46岁银行职员奚敏,由于之前买房较早,早已经还清房贷,现在公积金在不断的增长,却是没办法有效使用。
于是,就在今年3月份两会期间,有42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《关于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的议案》。甚至还有全国人大代表、国内经济学家吴晓波指出:“公积金本质就是职工的延期工资,应当赋予职工更大的自主权,以满足其多样性的生活需求。”而从国际经验来看,很多国家都已经在灵活使用公积金了。比如,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可用于医疗、教育和投资。
为了让公积金从单一的住房保障工具,转变为全方面的民生保障资源。从2025年7月起,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将出现重大变革。根据国务院最新发布的《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草案》显示,公积金未来将不再仅限于购房领域,会扩展到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多个民生领域。这一重大新变革,对于3.5亿有公积金账户的职工而言,实际上相当于变相涨工资。
根据国务院最新批复的方案,自2025年7月1日起,住房公积金将住房公积金用于五大新领域:子女教育支出、大病医疗费用、养老服务、职业技能提升、创业投资。当然,此次改革也设置了合理的提取条件,以及有限额管理。
比如,非住房领域的公积金年度提取总额不得超过账户余额的30%。此外,还设有分项限额:教育领域年提取上限为3万元,医疗领域为5万元,养老服务为4万元,职业技能提升为2万元,创业投资为10万元。
其实,之前一线城市已经提前试点公积金扩大使用范围的新政。上海从2025年4月起在浦东新区启动公积金扩容使用点,首月就有8765名职工成功提取公积金,成功提取了公积金用于非住房领域,总金额达2.3亿元。举个例子,上海的陈女士向我们表示:“我女儿即将要出国留学,学费压力很大,这次用公积金支付了15万元的学费,相当于为家庭减轻了一大笔支付压力。”
从目前情况来看,住房公积金扩大使用范围,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两大好处:一个是,把一直沉睡在公积金账户上的资金给盘活了。从之前住房公积金制度帮助数亿职工实现“安居”,未来会继续陪伴中国家庭走向“乐业”。这是公积金管理者理念上的进步。
另一个是,公积金扩容使用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。广大职工可以提取公积金账面上的资金,用于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创业、职业培训等消费支出。此举不仅减轻了职工的费用支出压力,而且还能够刺激消费增长。根据权威机构数据显示,此项政策将在首年释放约2.2万亿消费潜力,拉动GDP增长约0.6个百分点。
可靠配资网,756金融网,我要配资网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